国际著名的管理软件评估结构Gartner Group 在90年代初期定义了ERP系统,指出ERP系统是一个根据订单对企业范围内的资源进行规划和财务核算的信息系统。这是因为ERP系统跨越了物料、加工工作地、设备、劳动力等制造资源的范围,覆盖了供应商的资源、客户资源、企业多个工厂之间的制造资源、多个分销地点的销售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资源、设备预维修资源等管理资源。此外,ERP系统支持离散型、流程型等混合制造环境,应用范围从制造业扩散到了零售业、服务业、银行业、电信夜、政府机关和学校等事业部门,通过融合数据库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查询语言、客户服务器结构、计算机辅助开发工具、可移植的开放系统等对企业资源进行了有效的集成。因此,简单地说,ERP系统是企业资源和计算机资源的集成化系统,企业实施ERP系统是一项管理创新工程,是一项中外管理模式互相冲突、交汇、聚合的过程。
自公司启动 ERP项目以来,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门不再使用不同的数据库来管理信息,例如员工记录、客户数据、订货单和存货数量,而是依赖于同一个数据库来管理信息。这就使得公司内部不同部门的员工能够获得相同的信息,做到资源共享。这里,仓库是第一个从ERP获益的部门。对比上系统前后可以发现,以前生产,采购要想知道某个料件是否有库存,需要亲自跑一趟仓库实地了解,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仓库的工作,使得仓库每天人满为患。上了ERP之后,随着思想观念的更新,操作水品的提高,仓库由最初的手忙脚乱?,变成了现在的井然有序,库存也变的比较准确,其它部门查询库存可直接在各自电脑上操作即可,提高了效率。
如果不上ERP ,我们的生产、采购可能就没这么快规范起来,仓库也还要陷在无序化的管理中,依然是每天人山人海的嚷着要领这领那。同时大量的手工帐势必造成人员的繁忙,对于生产量不大时人数尚能应付,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仓库现有人员必将不足,需要投入人力来解决,却不能从根本上把员工从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这种管理模式既消耗人力,也将阻碍公司规模化的发展。
临近
首先,BOM信息依靠大量的手工录入,必然对其准确性及时性造成影响,每个设计者不可能只有录BOM这一项工作,大量重复劳动再加上ERP系统没有提供校对,审核功能,很容易出错。我们希望能实现数据自动导入ERP,这需要专业的绘图软件和PDM管理,这项工作有待进一步协调完成。
第二,产品难以标准,采购器件易变动,造成品号,BOM的大量录入,将对查找的便利造成影响。而且一旦发生BOM变更,将是个费时的工作,设计者要跑上跑下更改,数据中心也是忙着进行变更退货手续。
所以,要让ERP充分发挥作用,产品的标准化事在必行。我们是设计性企业,完全的标准化目前尚难实现,但找出同类产品的共性,作到部分标准是可行的,这个标准并不仅仅是技术部的事,而是全公司的事,需要各个部门协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贯彻到全公司,逐步实施下来定会受益匪浅。
ERP规范了我们的管理,但在一些流程上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更新来适合我们自身的需求。保证各个环节数据信息录入的准确将是我们一项持续不断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ERP实施总结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21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