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选型要知理、知己、知彼、知用。——陈启申
从神秘而又高大上的泊来品,到随处可见必不可少的日常管理工具,20年来,ERP在中国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普及之路。
一方面,讲理论、拼功能、晒经验、秀成果,ERP厂商与标杆用户动作频频。另一方面,花了钱却没能上线的、上了线用着麻烦的、用了两年受不了又要换的,各种“受害者”占着论坛不时撕开伤口展示着哀怨。
“选型太重要了!”CIO和专家们众口一词。然而选型只是选软件选乙方么?为什么会乱花渐欲迷人眼?为什么会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为什么会有大马拉小车、小马拉大车之憾?都是因为把选型看成了单方面的“选择”!所以说,与其挥舞着订单精挑细选,不如在选型前认真做一个自我评估——在实施ERP之前对实施ERP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传统的可行性研究是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来分析项目的可行性的。一是从技术方面主要分析企业是否具备实现此项目的技术能力;一是从经济方面分析企业是否具备实现此项目的经济能力,以及将能从项目中获得的财务上的回报。这样的方法对于传统投资项目,比如工厂、生产线的投资分析是非常完善的,但对于ERP项目这样的信息系统的分析研究有着明显的不足:首先是分析内容不够,ERP项目具有传统项目的技术与经济方面的特点,同时还有自身的特点,其收益更多是潜在的、间接的,相比传统项目,ERP更加复杂;其次是传统的财务方法难以预测和计算ERP项目的收益,因为ERP项目实施后对企业的影响更多的是战略上的与长期的。
我们曾经由资深顾问组成研究小组,结合工作中掌握的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基础与信息化基础等实际状况的第一手信息,总结出如下图1的因素分析结果。因素中包括从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当前状况与预期状态,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需要评价的方面,可以对企业实施ERP的可行性进行客观的评价。
图1 实施ERP可行性分析影响因素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顾问们分别给出了它们的重要性与影响程度,综合之后,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如表1的ERP实施可行性研究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为每个因素分配了一个权重,以便使用者对该因素评估后代入模型。
表1 ERP实施可行性研究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上述各因素进行评估时,由于行业特点不同,也由于执行评估的人员评价标准不同,无论是企业自行评估还是企业外部人员的评估,得出的结论都会有所不同。例如对企业年度销售收入高低的判断,对交货时间弹性、生产柔性、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判断,都是相对性的指标。因此,使用这个模型时,有如下的要求:
首先,在使用本模型评价企业当前实施ERP的时机是否成熟时,除了根据企业现状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衡量外,还需寻找行业内的标杆企业、以及已经成功实施ERP的单位作为信息化标杆企业,将企业现状与行业标杆、信息化标杆进行比较,得出自己的评估值。各指标评估的参考标准如表2:
表2 企业实施ERP可行性研究模型指标打分标准汇总
其次,使用本模型评价企业当前实施ERP的时机是否成熟时,不可仅由一人完成,即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可以使用评估方法包括征求意见法、集体讨论法、特尔菲法等。A、征求意见法,指向部分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补充个人的看法,使其更加完善; B、集体讨论法,指通过座谈,互相讨论,特别是对一些关键性要素,经过讨论,统一认识,如果有不同意见,相互交锋、权衡利弊,便于综合判断,提出准确结论;C、特尔菲法(Delphi Method),先用背靠背办法进行个别征询,把调查表发给相关的管理人员与专家填写,然后收回加以整理,形成正式意见,如果专家们有不同意见,也可把不同意见,再向专家征询,采用第二轮征询或第三轮征询。在采用上述方法时,选择管理人员与专家十分重要,必须熟悉行业、企业、ERP的状况,而且征询人数不能太少,否则缺乏代表性。
第三,评估后根据所得分数,可以将企业当前状况分为ABCD四种情况:A、大于80分的企业,实施ERP时机非常成熟,ERP可以带来足够的帮助,企业也有足够的基础完成ERP项目,应该马上着手实施;B、61至80分的企业,实施ERP的时机较为成熟,ERP能为企业带来足够的帮助,但企业马上实施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难度,或者实施后的效益不够明显,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后实施;C、41至60分的企业,实施ERP的时机不太成熟,应该具体分析外部机会、内部需求与能力,着手进行针对性整改,或待外部机会与经营规模成熟后实施;D、小于40分的企业,没有实施ERP的必要与能力,可以暂不考虑。
最后,这一模型的使用限于中小企业,或大型集团企业中的事业单元,不能涵盖复杂的多元化集团。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信息化选型征文:ERP选型前的自我评估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11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