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召开的ERP产业技术论坛及紧接的制造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研讨会上,提出了“普及与深化并举”的主题。ERP普及前一段已经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而与会者就“十一五”ERP产业的发展方向畅所欲言,主要涉及深化应用问题。我认为值得探讨的有平台化、行业化和集成化这三个趋势。
企业选择ERP实现方式的困惑
对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目前ERP实现方式有三类:
一是定制开发,包括企业自行开发,或与其他开发单位合作开发。这种方式存看似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实际隐含了一些风险。例如,以现有管理模式为基础,难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变化;未经一定数量用户的使用,技术成熟度低,在运行中极易出现问题,需要经常性的维护,是最令用户头疼的事情;工作量大,耗时费力,进度难以控制;软件版本升级难以保证等。
二是采用产品化ERP软件。这种方式有总体的管理模型,提供固化了的软件功能结构,用户个性化需求通过参数配置来解决,符合管理软件发展的趋势。国外软件多采用这种方式,但是企业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中存在风险;另外,即使功能十分完备的系统,也不能满足许多细分行业的深入需求。
三是主体采用商品化软件,并在其基础上再做部分二次开发,结合了前两种方式,是目前企业的普遍选择。但是二次开发部分很难与原有系统保持透明接口,利用固有功能;且技术成熟度低,在运行中极易出现问题;一般ERP厂商对二次开发部分不予升版升级的支持等。
制造业离不开生产。生产是一个过程,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且不说钢铁和纺织行业之间的差异,同属纺织行业,棉纺织厂、印染厂、针织厂和服装厂之间需求差别也很大。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的开展,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逐步向生产过程深入。这种差异性和深入性是行业特点所在,给ERP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十一五”期间ERP的发展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用户的深化需求。
平台化:技术发展趋势,应用深化的支撑
由于企业的个性化和行业化需求客观存在,定制开发或二次开发在所难免,即使SAP这样功能强大的系统,也很难满足一些细分行业企业的要求。如何解决ERP系统日益增加的复杂度和快速开发快速实施之间的矛盾,解决核心通用系统与定制开发之间的矛盾,平台化是重要途径。
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设计技术已经为我们创造了基本条件,如近来成为热点的面向服务架构SOA理念。SOA和其它架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SOA可以提供企业对变更快速和有效地进行响应。基于SOA架构的平台化软件成为软件核心技术和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与上层应用软件之间是否还存在一个业务平台呢?回答是肯定的。经过多年的积累,人们已经总结出了业务的核心,其架构、业务模型、标准化高的业务处理流程,再开发出辅助这个平台的客户化工具,就可以形成业务化平台。如论坛上金蝶公司介绍的业务操作系统BOS就是业务服务器,意在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是业务化平台的典型应用。
从应用前景分析,平台化是对日益深化的应用的技术支撑。一个兼容、灵活、可扩展、性能高的业务平台,使个性化、行业化软件的快速开发、快速实施、快速应用成为可能,为广大企业用户提供了易于接受的ERP实现模式的选择。
行业化:产品发展趋势,个性化需求的提升
我一直呼吁, ERP这一通用软件系统在逐渐成熟、不断发展完善、实现产品化的同时,应该形成自己的行业特点,丰富产品的行业版本,行业化是一个趋势。论坛上许多专家和厂商也持相同观点,如浪潮公司总结出了“631”的“通用+行业+定制”的模式,提高产品的行业适应性。
开发适合制造业各个行业应用、具有行业特点的ERP产品成为许多行业“十一五”规划中需要攻关的关键技术,也是推进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措施。它首先是产品,是适合某个专业领域的产品,不是针对某个企业定制开发,不是个案项目;与大而全的通用系统相比,具有开发周期较短、升级换代快、实施容易等特点;但由于是按特定行业设计,具有贴切、细致、准确的管理功能,符合行业的管理需求和生产制造流程。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企业用户的选择。
开发ERP行业版本,对大量个别企业案例和行业经验的积累,一个重要方面是由满足个别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到满足某些重点行业企业的行业化需求。要抽取出行业特征,将用户的特别需求映射到系统,所增加的工作量是可观的。如果采用传统的开发方式和技术,不仅耗时费力,其质量也很难保证。如何一个软件公司要投入一个行业都面临很困难的抉择。因此,关键是采用的先进的开发技术,借助更加快速,更加灵活,更加柔性化的开发平台,是实现行业化ERP的有力技术支撑。
集成化:应用发展趋势,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不等于ERP,还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等各个领域,涉及多种应用系统。而且,每个细分行业有各自的行业特点,如机械制造企业应用CAX(CAD、CAM、CAPP、PDM等),钢铁企业关注的是制造执行系统MES,化工企业更重视过程控制系统DCS。另一方面,服装、食品等直接面向消费市场的企业则青睐于分销系统。
目前企业的应用系统,大部分处于信息孤岛的状况。只有实现了集成,才能保证基础数据采集面,大幅度提高信息实时性和准确性,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最终起到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绩效管理水平,这是未来几年应用发展的趋势。
集成化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方面受到体制、认识、应用水平的制约,比如信息系统建设各行其是,往往ERP由企管办或信息中心负责,控制系统由设备科或车间负责,而CAX则由技术科或设计科负责,标准不统一,提供厂商各异,造成信息孤岛,诸侯割据,很难发挥综合效益。另一方面,缺乏技术支撑也是重要原因。
例如ERP和PDM系统都有产品物料清单,虽然在同一企业应用,但往往不能一致,也很难转换,这使研讨会上两类厂商都十分困惑。因为厂商对涉及各个制造业行业特点的其他应用系统缺乏专业了解,很难深入进去;一些厂商有行业经验,却缺乏相关技术实力,对总体解决方案的把握能力弱,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也不高;而能做集成服务的咨询服务公司更是凤毛麟角。
因此,制造业企业深化信息化应用,解决不同系统的集成问题是当务之急。首先厂商要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流程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如希门公司在纺织机械行业打拼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正在进行纺机厂的ERP与PDM的集成。其次,要有实现集成服务的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途径,使得企业原有分属于不同技术架构体系的应用系统可以实现整合,最终做到充分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不同的系统资源,发挥信息化的综合效益。
四句话小结
“普及与深化并举”的主题这里强调深化。“十一五”期间ERP的发展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用户的深化需求。
平台化技术发展是最新技术的应用,是实现行业化和集成化的基础和支撑;
行业化是ERP产品深化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对同行业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提升;
集成化则是应用深化必然面临的问题,重点要整合企业内部不同系统的资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199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