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上的竞争愈加激烈,产品生命周期明显缩短,各个厂商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终端客户的需求,因此各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涌现,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厂商逐渐重视企业内部与外部各种资源的整合,希望能够通过整体的力量来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这也就是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兴起和发展。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来看,确实能够帮助厂商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下游客户的需求、提升整个供应链的配送效率和质量,明显降低了企业库存。但是也有报告指出,尽管很多厂商都试图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但对单个企业而言所能发挥的真正效果参差不齐。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探讨笔者所工作的企业在推行供应链管理模式前后的经营效果转变,希望以此实证检验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企业经营的效果,同时希望能为该模式的具体运用提供借鉴。
2 供应链管理概述
可以将供应链管理简单理解为厂商为了在最大限度实现下游用户各种需求与企业综合成本最小之间探求一种均衡状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企业内部、上下游企业以及各类第三方机构等资源整合起来,使得各类商品能够生产恰当的数量,并在准确的时间送至准确的地点。从这个意义上看,供应链管理模式涵盖了所有参与到生产、经营以及消费等过程的主体。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所要实现的资源整合不仅体现在实物形态资源的整合上,也包括了无形资源,诸如上下游之间的运作流程、沟通渠道乃至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等,按照该模式进行改造后,企业能够在自身与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客户之间形成无障碍沟通,有效控制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以实现高效经营。
3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经营影响的机理分析
企业可以将供应管理模式的实施视作一种创造价值的手段,其推行是否成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推行前后企业经营绩效是否得到有效提升。如果进一步考虑,供应链管理模式本身也存在成本,则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就可以看作是企业通过对供应链条上各个节点的信息流、商品流以及资金链的管理来实现价值最大化。关于实行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现有的学者无论是通过实证分析还是案例分析都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即供应链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点:
3.1 全面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随着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和消费者观念的转变,生产厂商传统模式下的成本加成定价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价格由市场和消费者来决定,企业要想增加所能获取的利润,只能通过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具体到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本构成,除了原材料采购成本难以控制外,采购环节、生产环节以及配送运输环节的成本都能通过优化流程加以控制。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能够明显降低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成本,优化生产、运输环节的作业流程,给企业带来持续性的成本节约。
3.2 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实行能够降低企业对资金的占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最明显的就是供应链管理对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提升。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存在大量的库存,不仅增加企业的资金占用量,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还可能因为下游客户需求的变化造成产品滞销,或是因为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带来损失。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地掌握到下游客户的需求变化,同时能从供应商处获得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动态及趋势,一方面企业能够及时调整生产策略,将库存保持在安全水平附近,另一方面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采购计划,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4 A企业供应链管理对其经营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A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简述
A企业是一家专门从事煤炭仓储的商贸企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依托唐山港的港口物流优势,自成立之初迅速扩张,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的专业煤炭仓储配送企业。A公司自2009年下半年引入ERP系统,并于2009年年底正式运行。该系统包含了总账、固定资产、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系统模块,自系统运行后,企业对供应商和客户的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供应商数量不断减少,但是规范化程度也明显提高,同时与下游客户关系更加稳固。本文拟以供应链管理模块为分析对象,通过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历年的财务数据,定量地分析供应链管理实施前后企业经营情况的转变。
4.2 指标选取(因素集)及权重确定
本文以2009年为分界时点,分别选取2006-2009年和2010-2012年作为两个对比阶段。在具体评价指标的选取上,本文着眼于经营成本和经营绩效的变化,借鉴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对公司经营管理层的访谈,确定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为一级评价指标,同时确定二级评价指标为:以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以及存货周转天数作营运能力的二级评价指标;以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和净利率作为盈利能力的二级评价指标;以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以及流动比率作为偿债能力的二级评价指标。
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借鉴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步骤,通过对煤炭仓储行业内的专家以及所在公司的管理层访谈,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两之间进行了重要性的成对比较,在此基础上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限于篇幅,本文仅对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过程进行详细介绍,直接给出二级指标权重的结论。通过专家访谈,采用德尔菲法,按照1-9得分重要性越来越大的赋值准则,三个一级指标的成对比较矩阵见表1。
在确定权重矩阵之后,同时经过计算该矩阵的CI值可知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按照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见表2
4.3 评判集的确定及单因素模糊评价
按照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的理论,评判集指评判者对评判对象可能做出的总的评价结果所构成的集合,通常用V表示,本文将评判集界定为(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同时影响A公司经营情况的各个因素的优劣程度也构成一个模糊集合,且其隶属函数值在0到1之间,因此根据隶属度大小可以进一步细化,见表3。
在单因素评价过程中,因为本文选取了三个一级指标,同样经过向行业内以及企业管理层的访谈,得到A企业2006-2009年单因素评判矩阵,见表4。
4.4 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
在已经建立的指标体系(即综合评判的因素集)以及对单因素进行了评判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采用M(∧,∨)算法,可以得到所有二级指标所构成的一级指标单因素评价矩阵,见表5。
进一步对一级指标进行二级评价,即可以得到 A 企业2006-2009年的经济绩效评判矩阵,为(0.1,0.3,0.5,0.3,0.1),利用加权平均法对结果进行反模糊化处理可以得到:(-0.1*2-0.3*1+0.5*0+0.3*1+0.1*2)=0,其含义为A企业2006-2009年的经济绩效在综合评判模型下得分为0。
采取上述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A企业在2010-2012年间经济绩效的归一化评判矩阵为(0.1,0.1,0.3,0.4,0.1),综合评判得分为0.24。
5 结果分析
从上面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A公司在2009年前后的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有了明显提升,在实行供应链管理之前的经营绩效评价综合评判值为0,属于一般水平,在2009年之后的综合评判得分为0.24,属于较好的范畴。进一步的看,企业在实行供应链管理之前的评判矩阵为(0.1,0.3,0.5,0.3,0.1),处于较好以上状态的评价仅40%,更是有40%的评价认为经营管理处于较差甚至是很差的状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09年之后,较好以及很好的评价占比达到50%,充分说明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对A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起到了明显作用,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1991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