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稻香村”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数百年前,江浙一带有一家卖熟食的小店,生意清淡。一天晚上,店里忽然来了一个讨饭的瘸腿汉子,老板见他残疾可怜,就送了些东西给他吃,又见天色已晚,便在店内一个角落里铺上稻草,留他住宿。
第二天,瘸腿汉子不辞而别,老板便把他睡过的稻草拿去烧火,没想到煮出的肉香味扑鼻。于是他大肆宣扬,说瘸子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下凡,还将店名改为“稻香村”。从此,他的生意逐渐兴旺,其字号也被人争相使用。
也许正是因为“稻香村”名称之妙,1895年(清光绪21年),金陵人郭玉生带着几个深谙南味食品制作工艺的伙计来到北京,开创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北京稻香村”由此产生。
跨越三个世纪,历经六代掌门人,今天的北京稻香村已经成为拥有中国传统食品行业内厂房最大、装备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以及近百家连锁店,一个物流配送中心,300多个销售网点,600多个食品种类,年销售额21亿元的大型食品企业。
百年老店的“变”与“不变”
这是一家传统特色强烈的企业,“稻香村”的由来传说蕴含了中国道德文化“好心好报”的观念,其作为根基的产品也是由中国传统食品延伸而来。凭借历代相传的生产工艺以及丰饶厚重的文化积淀,北京稻香村传承百年。然而,在竞争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一家百年老店如何能够始终保持欣欣向荣,确实值得人们探究。
北京稻香村常务副总经理兼食品厂厂长池向东揭示了这其中的奥秘,就是百年老店的“变”与“不变”。北京稻香村的核心竞争力是“传统+现代”,“变”与“不变”正是对其核心竞争力的最好诠释。
在今天的竞争环境中,说“变”很容易,但“不变”却很难。始终坚守只做中国式的传统食品,此乃北京稻香村“不变”之一;尽管过去是前店后厂,如今是中心工厂+连锁店,不变的是工商一体的经营模式,这是“不变”之二,;“不变”之三则是为顾客服务的经营理念。正是这些“不变”,使北京稻香村保持住了百年老店的管理精髓,也保持住了核心竞争力之一“传统”。
说“变”容易,“变”得成功也很难。事实上,有太多的企业找不到方向,企业的任何一次“变”,哪怕是很小的变革,都是有风险的。一旦“变”不好,会带来莫大的动荡和伤害。北京稻香村的“变”是在“不变”基础上的创新。北京稻香村的消费人群定位在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了不断地适应新的中老年人,其产品口味与时俱进。今年八月份,北京稻香村研发了两年的24节气养生食品全面推出,这是传统食品领域的一个创新,也是民俗文化、养生文化和食文化的巧妙融合。
除了产品创新上的“变”,更重要的“变”来自管理工具的变化。北京稻香村从1999年引入信息化管理,这一“变”迄今已十年。
信息化打通企业供应价值链
1999年,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北京稻香村提出要搞三个管理年,目标是苦练内功,提升管理。池向东说,当时食品厂的基础管理很不像样,连原料和产成品的入出库数据都没有准确的统计汇算。
他讲了这样两件事情。经销商到北京稻香村食品厂取货,开票员不知道库房里的库存现状,经常出现单子开了,却取不出货来的情况。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专门设立一个联络员,经销商说所要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联络员就赶紧跑到库房去问一下数量够不够,再跑回来通知开票员开单子。
还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有一年,库房里丢了几十箱月饼,直到有人举报,自己才发现月饼少了,因为产品的入出库终端不是实时的,所以从账面上根本看不出来少了。
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在中国方兴未艾。池向东听说软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经朋友介绍,请哈军工大校友会几个做软件设计的老师,为北京稻香村量身定做了一套简单的系统,他初步感受到了使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运营效率和精确管理带来的好处。
随着公司产销规模扩大、组织机构变得更加复杂,2003年,北京稻香村选择了用友U8系统来支持管理升级。到目前为止,其已经上线应用了财务总账,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分销管理、OA等模块。
北京稻香村的供应链比较长,但在整个链条中,它控制了两个制高点“加工”和“销售”。加工方面除了自产还有外包,销售上除了自己的连锁店还有百余家经销商,从供应链管理上来看,必须依靠信息化,才能提升效率。如今,北京稻香村设立了月饼外销库房,产品的入出库实现了实时记录,能够做到每少一盒月饼立即就能发现,库存的动态变化也可以直接传递给经销商,实时显示库房库存动态。同时,经销商也需要及时上传订单,库房会根据库存情况与生产部门沟通,最后与经销商约定出货时间。这样做的直接效果是:一,效率与精准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二,加强了管控。
北京稻香村自动化门店管理
北京稻香村食品管理
北京稻香村销售与配送管理
池向东认为,北京稻香村的ERP应用在整个企业资源的匹配上发挥的作用最明显,即打通了整个企业的供应价值链。他解释说,价值链指的是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是为顾客提供的增值活动,价值链要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发生联系,在这样的价值活动中,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要和企业配套,为企业增值。将供应链与价值链同步地做到一体化,为企业的管理打通了经脉。
池向东在自己的信息化感悟中提到,“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是效率、效益和效能,而这些是管理的根本目标。过去要3天才能汇算出的数据,现在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过去要靠人跑来跑去传递的信息,现在一上线,全都通了。过去难以控制的业务活动,现在可以实时监控,量化评价。近十年,北京稻香村的销售收入增长了三倍,除了别的因素,信息技术的运用功不可没。”
北京稻香村常务副总经理兼食品厂厂长池向东
后记
企业管理的“道、术、势”
与很多企业的信息化不同,北京稻香村没有采用一步到位,集中上线的方式来建设ERP系统。其选择U8之后,陆续经历了七年的时间,完成系统的上线,做得慢,但很稳妥。用池向东的话就是“我们喜欢润物细无声,不太喜欢造反和革命。”
北京稻香村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追求“务实和稳健”,运用哪些职能,运用到哪个模块,必须是一个逐渐认识的的过程。所以其做法是立足流程实际、分布实施推进。
池向东说:“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ERP实际上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管理工具和平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需要好的工具,但是反过来,任何好的工具都不能完全解决企业里所有的问题。因此北京稻香村除了利用这些工具之外,并没有把好的传统的沟通方式完全抛弃。不管何种方式,沟通才是本质。
这背后隐藏的是“道、术、势”的管理哲学。ERP是“术”,是一种工具和方法。“道”是规律,强调企业的责任和信仰。企业既有“道”又有“术”,才能形成“势”,即企业在社会、在市场上的位置,也叫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稻香村的“变”与“不变”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19515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