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业内非常知名的ITPUB社区就掀起了一次关于主数据管理的讨论。ERP系统上线后,随着企业的业务发展,也将会持续不断的创建、维护主数据(包括物料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客户、会计科目等等主数据),但不少企业缺乏数据标准和统一化管理方案,造成数据不完整、数据重复或分类错误,最后将导致业务单据不准确、采购和库存管理失效、新产品上市滞后、业务处理效率降低、业务风险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在讨论深入内容之前我们先梳理一些基本概念:
·主数据,主数据(有时候成为参照数据)由定义业务实体的事实构成,事实可能被用于对一个实体建立多个定义或视图。当一个机构中有多个IT系统交互时相同的实体会有区别,基于主数据的实体定义提供了业务的一致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业务实体定义,现在,业务实体模型通常是客户、产品或者会计科目。但是主数据可以定义任何实体,像员工、供应商、地区、资产、负债、政策、患者、公民、账户图表等等。
·记录系统,常见的实现MDM的方法是建立(选择)记录系统(有时候称为可信源)。这就是建立一个认证的集中主实体定义,通过MDM将它们传播到所有整合的IT系统。
·主数据管理中心,记录系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许多用户建立集中数据库(像数据仓库或者操作数据存储)作为主数据、元数据和物理数据同步的中心。有些主数据中心只是简单的收集记录的文件或者表。有时候,现有的系统(典型的如ERP、CRM)已经定义了需要的数据,因此选择一个作为记录系统和实体模型的基础。
·主数据集成,不管实现技术,记录系统的目标是提供一个收集和共享一致定义的集中机制,通常涉及到无关的IT系统。显然,这需要技术和最好的系统整合、数据整合和应用整合的经验。因此,许多技术人员认为MDM是一个整合应用,通过ETL、EAI、EII和复制方面的整合工具和技术完成。当记录系统作为中心连接到许多系统,就需要多种整合技术,包括最新的像Web services和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主数据管理,通过上面定义的描述,我们可以说MDM定义和维护企业实体一致性,并且通过整合技术在企业的多个IT系统间共享它们,有时候甚至是向合作伙伴或者客户共享。更简单的定义:MDM是获取、改进和共享主数据的应用。
有的网友以真实的实例现身说法。
·从管理的角度上进行诠释了自己的业务场景和主数据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程度:我们这边主数据管理很严格:
1.成立主数据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主数据标准及规范,即由哪些属性确定主数据唯一性等等;
2.采用第三工具管理主数据(MDM平台);
3.申请的主数据其属性必须按照制定的规范;
4.三级核查机制,第一级业务人员对将要申请的主数据维护属性等相关信息、第二级主数据维护员核查、第三级MDM平台数据管理核查并分配编码,通知业务人员使用。
·实施过SAP的网友表示:以前公司的物料都是用设计系统中直接导出的零件号码来表示的,上了SAP后,这个零件号码变成了字段“旧物料号”和“图号”;所以反映到操作模式上,新的物料号及其对应的零件号码等信息都是设计部门伴随着新产品新零件的发布而发放的,我们据此来创建模板。
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是去年引入了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主数据,进行内部核算和内部管理:公司在各地有分厂分公司。我们是把旧系统的各种数据全部都导出,进行手工更改,审核,再倒入到一个干净的系统中,然后财务月结后切换:先期当然有UAT的测试等必经的流程。难度略低于SAP初次上线。
对于主数据的管理一来需要高层的重视,二来需要管理手段的保障、三来借助管理平台加强维护。而这一切的目的不仅仅是让ERP“看上去很美”。让多系统间集成的时候,不在为编码不统一而发愁,希望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更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台来管理主数据,如果编码不一样,传输的时候,可能无法直接传输,需要经过转化或做对照表来解决这样的成本是不可预测的,从架构风险上也是存在问题的。
从参与讨论的网友观点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对于已有几个信息系统或者几十个信息系统的企业来说,主数据同步是关键。否则各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接口取数是无法完成的。最基本的,要制定某个主数据维度要以某个系统为准,其他系统按此梳理,才可能实现主数据同步。对于主数据的统一管理需要企业有实施的力度和恒心,因为牵扯的面太广。
主数据管理的意义和作用除了在技术上让多系统集成更为便利难道就没有其他更有价值的作用了么?实际上企业无论从经营还是管理上都会面临很多问题,主数据管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在很多时候能够降低因为人为因素而发生风险的概率。
·ERP不是关键先生但也不是墙头草。
高管轮职这个名词也许因为任正非的自传才被人们所熟知的概念如今已经越来越流行。在防止某些潜规则方面这个企业管理策略非常管用,而对于业务尤其是生产业务的管理上却很容易因为这个而出问题。很多现实的例子可以印证这个问题的现实存在,试想一下如果出现这样的场景怎么办?新来上任的财务总监建议我们按照他提出的若干种类对物料重新划分,并按某几个科目建立仓库,说是方便财务统计及仓库管理。如果真的就此实施,很大可能发展到把已有编码推倒重来,其工作量及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以不以阴谋论的思维去判断新任领导的初衷是好是坏,但是做法所带来的所谓的“成绩”是不是真的能够对其能够达到改善的目的很难预计。反之,如果是为了所谓彰显其领导的权力而做出的要求那么后果将是不堪设想。这个场景下完善的主数据管理作用就非常明显了,不能因为某个领导一句话就做出如此之大的变更,要评估要对所涉及的输入输出做规划,避免企业内部官僚作风的滋生,降低企业管理的人为风险。让企业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和领导都要清楚的知道ERP不是企业关键先生也不是墙头草,风吹哪边就往哪边倒。
·发现人才沉淀企业IT文化的作用。
很大学毕业生刚刚毕业进了生产型企业都以为企业生产制造的过程都是拍拍脑袋想出来的,如果这样的人能够参与主数据的管理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就会对企业IT的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像奥迪宝马等大型主机厂是如何科学控制控制全球工厂的原料、半成品、成品车的过程,就可能会重新认识一个制造业工厂ERP 等是如何运作的,也许会兴奋的如同发现新大陆。
而在这样富有IT文化的企业中能够快速学习的人才正事企业长远发展所需要的。也许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但是其对业务的逐渐深入和对IT系统的融合能够发现更多的改进之处,也许这样的人才就是企业做BPM的生力军、源动力。
·用IT来挖掘IT更深入的价值。
一方面,从IT 建设的角度,主数据管理可以增强 IT 结构的灵活性,构建覆盖整个企业范围内的数据管理基础和相应规范,并且更灵活地适应企业业务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数据从应用系统中被释放出来,并且被处理成为一组可重用的服务,被各个应用系统调用。这也就是一直强调的为数据仓库深入应用的数据准备。
总之,因为不同厂商的ERP系统功能模块不同可能带来的主数据管理方式不同,但是主数据管理的思想不应该仅仅被限定在IT需求的初级层面,尽管实施起来可能大费周章,也可能让IT部门乃至所有参与部门有经历“火中涅盘”般的感觉,但是其带来的积极作用确实深远而且重大。虽然主数据管理不是ERP的根本,也有人说只可能在颇具规模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之上才可能实施的,但是却非常有可能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乃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负熵之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ERP后关于主数据管理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19414327.html